燈具、微形雕塑擺件、花器、餐具。
主理人蔡佩庭為建築背景出身的陶藝工作者,
熱衷於將陶土質樸溫潤的獨特材質美感,
以及建築空間光影的無窮魅力,
透過微型雕塑以及實用器皿帶入人們的生活中,
呈現既洗鍊又具手工感的現代工藝美學。
「建築微型雕塑」為家飾擺件,
以空間光影及陶土質地氛圍,塑造靜謐而神秘的微型場域。
由此概念延伸而出的器物還包含建築造型花器及燈具。
質地則刻意表現陶土粗曠顆粒塗佈龜裂、剝落等材質表情,
也彷彿建築表面時間推移的斑駁痕跡。
1. 請用三個「形容詞」形容自己的品牌。
理性簡歛、建築感、具有質地。
2. 想在島作與大家傳遞分享的訊息?
希望透過具有陶瓷獨特美感的物件,將靜謐的氛圍帶入人們的生活空間。
3. 請回想,在學習/創造路上,印象深刻的一次經歷。這個經歷帶給你什麼影響或改變了什麼?
我覺得陶藝是一門”需要接受變化和不可預期性”的工藝,
在使用陶土創作的過程中,創作者的眼睛無法真正看見它最終呈現的色彩質感,
非常需要倚靠理性的計算,經驗的累積以及一些想像力。
有次我使用了新的陶土製作一件建築雕塑作品,燒製前塗佈白色化妝土。
未料出窯後,化妝土附著的狀態不理想,處處有龜裂剝落,
我索性將剝落嚴重的區域不均勻地剔除,露出底下深色的胎土,
反而使作品表面像是建築牆面經時間推移留下斑駁的痕跡,呈現意想不到的效果。
從看似失誤的實作經驗中了解陶土的各種特性,進而掌握它並成為可運用的創作手法。
雖然陶藝家應盡可能地熟悉、掌握媒材的特性,
但我也學著不再力求完全地掌控,接受窯爐燒成參與在創作中,給予有趣的意外與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