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2 Thu. | 14:00-16:00
— 書,誕生前的最後一哩路 —
引路人/曾永森、王進明
每一本書歷經無數過程才從企劃發想成為成冊的書頁,
這一條路線將帶領大家一起走路書本誕生前的最後一哩路,
探看印刷廠的製作流程。
路線/• 基盛印刷工場 → • 製版部 → • 印刷部 → • 特殊後加工部門
陪伴無數書誕生最後一哩路的基盛印刷。
報到。
今日講師王進明先生。
今日講師曾永森先生。
每位學員都能得到一本實心美術手帳,希望大家在走讀過程透過這本實心美術與基盛印刷合作的手帳本多認識一點書的不同形式。
曾永森先生開始講解書的結構。
書本紙張常見尺寸對照表。
雷雕的魅力,印刷後加工的呈現,讓書有更多面貌。
基盛印刷的掃描、調色工作人員,正為童書原稿調色中。
書本素材裡的圖片,經由精密的掃描,調色,忠實呈現。
完成圖文檔案後開始製版,此台機器為製板機。
印刷需將肉眼所見分色成CMYK(藍紅黃黑)四種版,透過各色網點的多寡疊加,成為我們眼中所見的顏色,此為M(洋紅)版。
基盛印刷也有大型數位印刷機,不用製版的繁複動作,也能完成書籍等複雜的成品。
觸感的表現也能提升。
紙張成為立體的包裝、書外盒時,可透過割盒機先做第一步打樣。
加工部門正在組裝活頁小冊與外包裝,出貨前的最後一個關卡。
曾大哥帶大家走上印刷機上。
印刷師傅調控的螢幕,顏料、墨滾、壓力、水分調節,關關得掌控。
印刷現場。
近距離觀看印刷過程。
今天是印刷有特別色的稿子,師傅會先依據指定的Pantone色票顏色調色。
目前沒有使用的單色印刷機。
裁紙機。
下一站燙金廠。
燙金的金箔透過壓力,轉印在紙上。
成品。
適逢年尾,有很多年節傳統印件大量使用燙金。
機器燙金的燙金版。
大家看著師傅一張一張手工燙金。
手工燙金版,事前須精準對位,加壓、溫度,不能馬虎。
認真筆記中。
成品分析中。
牆上各種燙金箔印樣。
前往折紙裝訂廠。
印刷完的整張大紙稱為一台,透過機器摺紙機將每一頁照著頁碼順序折好。
折好的樣子。
一落一落先用繩子固定。
曾大哥解析實心美術手帳的裸背裝訂方式可明顯看出一台一台折好的紙張。
也有專門折小型摺頁的機器。
到了最後重頭戲,書內頁與封面的結合。
將每台順序配置好的配頁機。
撿查一下頁碼。
配頁機準備中也得先把各頁數(各台)放在對的位置。
再來最後一哩路如何讓書成形,曾大哥先講解示範。
向工作人員詢問。
內頁與封面黏妥後,馬上會修邊完成,所以在整個流程啟動前也得將正確刀片安裝。
內各種不同尺寸不同裝訂方法的半成品。
配頁機開始啟動。
內頁整理整齊高度一致。
滾輪式上邊膠。
封面。
封面準備就緒,準備與上完膠的內頁結合。
內頁與封面結合的瞬間。
輸送帶上的書本細看還是怪怪的,有裁切的標記!
裁切前先品檢。
從自動裁切機送出的成品。
再品檢。
完成。
曾大哥再帶我們參觀閘形廠。
木板上複雜的紋路,成品是明確的直線和虛線。